2025年4月16日
一、技术创新突破季节限制 实现“四季鲜虾”
徐州市睢宁县金城街道鲍庙社区通过创新“大棚控温技术”,打破传统露天养殖的季节性限制。四栋连栋温室大棚覆盖超20亩养殖区,精准模拟小龙虾生长的温度、光照和水质条件,实现“45天一茬、年出产3-4茬”的高效循环,单茬亩均收益达1.2万元。养殖户孙诚表示,通过智能控温系统,可灵活规划上市时间,抢占“五一”等消费旺季市场。
二、生态养殖保障品质 全流程精细化管理
基地遵循“养虾先养水”理念,每15天更换30%-40%池水,利用恒温地下水补充并投放生石灰杀菌补钙。棚内智能通风与水体循环装置联动,确保溶氧充足;水草种植既净化水质,又为虾苗提供栖息环境。选苗环节优选5-6钱规格、体色红润的健康种虾,饲喂采用“少食多餐”策略,促进虾群均衡生长。
三、“稻虾共作+藕虾套养” 多元模式盘活土地资源
除大棚养殖外,徐州多地探索复合种养模式:
睢宁邱胡社区:推广“无环沟稻虾轮作”,结合黄桃种植及禽类养殖,形成立体生态链,亩均收益较传统水稻种植提升超千元。
铜山窦家村:采用“稻虾混养”模式,小龙虾为水稻增肥除草,水稻为虾提供遮荫环境,实现“一地两用、一亩双收”,带动乡村旅游与钓虾体验。
丰县顺河镇:依托低洼地势发展“藕虾共养”,通过水质调节与生态管理,实现“地理劣势”向“产业优势”转化,产品供不应求。
四、市场与产业链延伸 激活乡村经济活力
小龙虾产业带动加工、销售、旅游等三产融合:
鲍庙社区:计划年养殖批次增至4-5茬,并联合周边形成育苗、成虾复合生产链,带动就业与生态养殖示范效应。
邱集镇大社村:开发龙虾深加工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香辣龙虾,解决市场波动难题,提升附加值。
结语
从科技控温到生态种养,徐州小龙虾产业以创新驱动“水里生金”,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随着技术迭代与模式优化,“红火”的小龙虾正成为富民增收的“金钥匙”,书写着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本文由徐州新闻记者:徐州小周 于 2023-07-12 06:35: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xuzhou.me/wen/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