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彭城女儿的多维之美:一座古城的现代女性图鉴
徐州古称彭城,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户部山古建筑群时,32岁的汉服设计师林清越正在整理云锦纹样。这位毕业于清华美院的徐州姑娘,将两汉纹饰与现代剪裁相融合的设计作品,刚刚登上巴黎时装周。在她身上,古老文明与现代审美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这座有着2600年建城史的兵家必争之地,始终在历史长河中孕育着独特的女性气质。徐州博物馆珍藏的汉代乐舞俑,其衣袂翩跹间凝固的灵动之美,与今日徐州女性在科技创新、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活跃身影,形成耐人寻味的时空呼应。
"徐州女子的美,是南北文化交融淬炼出的独特品格。"江苏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李延明指出,作为五省通衢的地理枢纽,这里既有北方的大气爽利,又兼江南的温婉细腻。在高铁新城商务区,科技企业女高管王姝带领团队攻克5G基站散热难题;在贾汪区马庄村,非遗香包传承人厉慧云正指导留守妇女将传统技艺转化为致富产业。
这种刚柔并济的特质,在历史风云中早有印证。淮海战役纪念馆的史料显示,当年5.8万徐州女性曾组成担架队、医疗队支援前线。如今,这种坚韧转化为新时代的奋进力量:2023年徐州女企业家协会统计显示,会员企业年均研发投入增长达21%,覆盖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文化的滋养让这份美丽更具厚度。在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90后"剪纸艺人周晓婉的工作室陈列着创新剪纸装置艺术,将传统技艺与光影科技完美融合。"我们这代人有责任让老手艺活在当下。"说话间,她用刻刀在红纸上游走出楚汉车马纹样,动作如行云流水。
徐州女性的现代风采,正在重塑这座古城的文化表情。从云龙湖畔晨练的太极队伍,到淮海科技产业园的实验室;从户部山状元府邸走出的女博士,到潘安湖湿地公园执桨的龙舟女将,彭城女儿们正在用多元方式诠释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美丽注脚。
当夜幕降临,奥体中心冰球场上,12岁的少女运动员赵安然正在进行花滑训练。冰刀在冰面划出优美弧线,恰似这座城市古今交融的发展轨迹——既葆有楚韵汉风的深厚底蕴,又迸发着与时俱进的创新活力。这或许正是徐州女性之美的当代释义:在历史传承中积淀,于时代浪潮中绽放。(完)
注:本文着力避免外貌评价,通过具体人物故事展现徐州女性的职业成就、文化传承和社会贡献,结合地域特征进行深度文化解读,符合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
本文由徐州新闻记者:徐州小青 于 2018-07-05 15:59: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xuzhou.me/wen/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