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徐州市通过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惠及民生发展。
一、产业集群崛起,激活经济新引擎
工程机械龙头引领
徐州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以徐工集团为核心,形成覆盖研发、零部件制造、整机生产的全产业链集群。徐工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数智化产线实现每8秒完成一个电芯的高效生产,其自主研发的4000吨轮式起重机更成为全球行业标杆。目前,全市工程机械产业规模突破2100亿元,带动超5000家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汽车产业突破发展
徐州高新区聚集徐工汽车、弘安新能源等3家整车企业和22家零部件企业,形成“10辆整车+40家配套”的产业集群。徐工汽车年产能达6万辆重卡,并加速布局新能源专用车领域,预计年产2万辆电动专用车,助力绿色交通转型。
新兴产业加速布局
光因钙钛矿电池项目落地高新区,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20亿元;比亚迪钠离子电池项目、弘元新材料单晶硅切片项目等新能源产业项目相继投产,推动徐州向“新能源之都”迈进。
二、就业扩容与民生改善
岗位创造与技能提升
龙头企业带动本地就业市场繁荣。例如,徐工集团智能制造升级催生大量高技能岗位,自动化焊接、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应用推动工人向“技术蓝领”转型。徐矿集团投资的22个重点项目覆盖7个区县,累计创造就业岗位超万个。
收入增长与消费升级
2023年徐州GDP达8900.44亿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6.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产业升级带动服务业发展,商业、教育、医疗等配套不断完善,市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三、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发展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徐州市国盛集团通过产业基金支持鑫华半导体等企业突破电子级多晶硅量产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徐州高新区引入北京中创信测等企业,聚焦通信测试、新能源研发,年产值贡献近千万元。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徐工新能源重卡、钙钛矿电池等项目推动低碳经济;徐矿集团强化绿色矿山建设,协同徐州打造国家新能源示范基地。
四、未来展望
徐州正以“343”创新产业集群和“5+X”未来产业体系为蓝图,加速迈向“万亿城市”。随着重大项目持续落地、创新生态不断优化,这座工业重镇正书写“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文由徐州新闻记者:徐州小周 于 2019-04-22 16:01: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xuzhou.me/wen/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