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的户部山早市,72岁的王秀英老人正在案板前娴熟地揉着面团,她制作的烙馍卷馓子在这个市场已经卖了三十余年。"和面要三光:手光、盆光、面光。"老人边说边将醒好的面团分成剂子,擀成薄如蝉翼的圆饼。鏊子烧至八成热,只见她手腕轻转,面饼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稳稳落在鏊子上,不到一分钟就烙出一张带着焦香的金黄烙馍。
这种起源于汉代军粮的民间小吃,由烙馍包裹着酥脆的油炸馓子,再配以芝麻盐、辣椒酱等调料,是徐州人早餐桌上的常客。在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徐记烙馍"第四代传人徐卫国正在尝试创新。"我们在保持传统工艺基础上,开发了全麦、紫薯等新口味。"他指着正在包装的真空烙馍说,"现在通过电商平台,最远卖到了新疆和海南。"
据徐州市烹饪协会统计,目前全市有超过200家烙馍卷馓子摊点,年消耗面粉逾500吨。在刚刚结束的"江苏味道"美食评选中,这道地方小吃获得"最受欢迎传统早餐"称号。评委会特别指出,其"一软一脆"的独特口感展现了徐州饮食文化的精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李建军透露,他们正在为烙馍制作技艺申报市级非遗。"这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承载着徐州人的集体记忆。"他说。如今,这道穿越千年的平民美食,正以崭新的姿态讲述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
本文由徐州新闻记者:徐州新闻网 于 2025-06-26 10:05:1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xuzhou.me/wen/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