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这座承载着深厚两汉文化底蕴的城市,正站在历史与现代的交汇点上,探寻着文化资源向产业 IP 转化的新路径。如何在传承中创新,让古老的汉文化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塑造出鲜活且独具魅力的城市标识“新汉画”,成为当下徐州发展的关键课题。
一、文化资源:两汉底蕴的深厚富矿
徐州作为 1986 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两汉文化资源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从精美的汉画像石到古朴的汉代文物,从宏伟的历史建筑到流传千年的传说故事,每一处遗迹、每一件文物都镌刻着历史的印记,诉说着两汉时期的辉煌与沧桑。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徐州独有的优势,也是其打造特色城市标识的坚实基础。然而,长久以来,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重历史,轻创意”“重旅游,轻教育”“重政府行为,轻社会力量”的情况,使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未能充分发挥其最大潜力。
二、创新探索:多元融合的破冰之举
为打破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局限,徐州开启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借助文化产品互相融合的桥梁,尝试以开发设计徐州博物馆 IP 的方式,开创“一个核心多种形式”的两汉文化传播推广模式,助力“舞动汉风”文化品牌的塑造。这种创新模式,以博物馆为核心,将文化元素融入各类产品与活动之中,让汉文化以更加亲切、多样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例如,通过设计具有徐州特色的文创产品,将汉画像石上的经典图案印制在日常生活用品上,使人们在使用物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汉文化的魅力;或者举办以汉文化为主题的展览、演出等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两汉文化的内涵。
三、学术助力:汉画像价值的深度挖掘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学术界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4 月 20 日下午,一场以“石不能言最可人”为主题的汉画像学术与产业对话活动在徐州云龙书院文昌楼举行,众多来自学术界、艺术界、企业界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汉代石刻艺术的当代价值转化路径。这场对话犹如一场思想的盛宴,学者们从专业角度深入剖析汉画像石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为企业界和艺术界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企业界和艺术界的代表则带来了市场需求和创新思维,为汉画像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出谋划策。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合作,为徐州汉文化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动能,推动汉画像从古老的文化遗产转变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四、城市标识:凝聚城市精神的新名片
城市标识是一个城市的重要象征,对于塑造城市形象、传播城市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徐州的城市发展中,对城市标识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征集活动要求城市标识能够凸显徐州城市性格、品质、特色,准确把握徐州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展示新时期的徐州精神。城市标识不仅要简洁明快、色调和谐、鲜明生动、形神合一,还要嵌入徐州元素,具备艺术感和时尚感。这就意味着,新的城市标识将成为一个融合了历史文化与现代审美、传统元素与时代精神的综合性符号,成为徐州对外展示的新名片。它如同城市的“眼睛”,向世人传达着徐州的独特魅力和发展理念。
五、绿道标识:延伸城市文化脉络的纽带
除了城市整体标识,徐州在城市绿道形象标识的设计上也下足了功夫。2023 年 4 月 21 日,徐州市发布了《徐州市城市绿道形象标识(LOGO)征集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作品,截至 2023 年 7 月 10 日共征集到标识设计作品 81 件(组)。城市绿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识设计不仅要体现功能性,更要承载文化内涵。通过统一的形象标识,将城市的文化元素融入到绿道景观中,让市民和游客在休闲散步的同时,感受到徐州的文化底蕴。绿道标识如同一条条文化丝线,串联起城市的各个角落,延伸着城市的文化脉络,使汉文化在城市的每一个空间都能得以呈现。
六、展望未来:汉文化品牌的崛起之路
展望未来,徐州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 IP 的道路上任重道远,但前景广阔。随着各项创新举措的推进,“新汉画”这一城市标识将逐渐清晰并深入人心。通过持续挖掘汉文化内涵,不断推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徐州有望重塑汉文化品质,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重置文化引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徐州、了解徐州,进而来到徐州感受汉文化的魅力;重生文化魅力,让汉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展现出独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徐州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文化之林,“舞动汉风”的文化品牌将响彻华夏大地,成为文化交流与产业发展的典范。
本文由徐州新闻记者: 于 2023-08-16 16:49: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xuzhou.me/wen/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