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徐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在执法行动中查处两处无证生产洗洁精的“黑作坊”,现场查扣原料2吨及无标识成品洗洁精20桶。进一步检查中发现,市区35家餐饮单位使用此类违规洗洁精,其中4家被立案调查。这仅是徐州近年打击食品“黑工厂”乱象的冰山一角。
劣质生产与环境污染问题频发
产品安全不达标
2024年10月,徐州市铜山区百尔福百货商行销售的“黑芝麻桂花酥糖”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涉事企业为徐州市米思奇食品厂及其委托方。
2021年,徐州利兴食品公司生产的“无蔗糖全麦吐司面包”酸价超标,且此前多次因食品质量问题被通报。
生产环境与排放违规
2022年12月,云龙区奥都花园东区南侧的“三顿食品”因油烟排放不达标、消防设施不合格,被环保及消防部门查封30天。该企业加工油炸食品时排放浓烈油烟,导致居民出现呼吸道不适。
2019年5月,沛县汉戍堂食品公司被曝生产废水废气直排,车间污水横流、设备污垢堆积,且阻挠执法检查,暴露生产环境恶劣。
监管升级与消费者警示
徐州市市场监管部门近年持续加大整治力度,2021年对邳州裕善坊食品公司生产的菌落超标“酸奶水果燕麦”处以5万元罚款,并责令整改。同时,官方提醒消费者选购食品相关产品时,需核查厂名、厂址及成分标识,避免购买无资质产品。
结语
从洗洁精黑作坊到屡次曝光的食品厂,徐州食品安全问题折射出部分企业生产合规性缺失。监管部门虽已采取查封、罚款等措施,但长效治理仍需企业自律与公众监督的双向发力。
本文由徐州新闻记者:徐州小周 于 2022-08-09 13:00: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xuzhou.me/wen/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