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承与产业现状
沛县狗肉文化可追溯至汉高祖刘邦时期,传说名将樊哙以鼋汁烹煮狗肉,开创了“鼋汁狗肉”的独特风味,这一技艺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沛县拥有20余家狗肉加工厂、百余家狗肉馆,日均屠宰量超2000只,年消耗量达10万吨。当地肉狗养殖协会会长樊宪涛强调,狗肉产业选用农村土狗杂交培育的“苏北黑”“苏北黄”等品种,养殖规范符合国家标准。
爱狗人士的愤怒与行动
“狗是人类伴侣,食用狗肉是对生命的践踏!”重庆小动物保护协会负责人陈明才表示。2012年,他曾率700余名志愿者拦截运狗卡车,迫使司机无偿移交千余只狗。近年,类似冲突频发,爱狗人士通过电话威胁、网络攻击等方式抵制沛县狗肉产业,甚至扬言“砸烂工厂”。北京动保组织成员王薇称:“现代文明应摒弃陋习,政府需立法禁止狗肉交易。”
从业者的坚守与困境
面对争议,樊宪涛直言:“我们合法经营,狗肉是千年传统,更是地理标志产品。”作为樊哙第77代传人,他坚持手工撕肉的技艺,并称沛县狗肉蛋白质含量高达22.5%,兼具营养价值与文化意义。某狗肉摊主刘师傅无奈道:“我们只卖肉狗,不碰宠物犬。但骂声不断,生意难做。”
普通市民的两极态度
“狗肉配烧饼是早餐标配,祖祖辈辈都这么吃。”65岁的沛县居民张建国说。年轻一代则分化明显:90后李婷认为“传统需尊重”,而大学生陈哲支持动保:“文化不能凌驾于伦理。”
专家呼吁理性对话
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周明建议:“需平衡文化保护与动物福利,推动养殖透明化,减少非法捕狗嫌疑。”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吴莉指出:“非遗传承应与社会价值观同步演进,避免对立。”
政府与行业的回应
沛县政府暂未出台限制政策,但要求企业公示肉源。狗肉节自2007年起改为一年一届,仅限经销商参与,避免高调宣传。樊宪涛透露,协会正探索与动保组织合作,推广“人道屠宰标准”。
本文由徐州新闻记者:徐州小周 于 2016-10-13 10:46: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xuzhou.me/wen/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