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徐州快讯> 正文

徐州:立体交通网络擎动全国枢纽经济新格局‌

  

  2025年4月7日讯‌ 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徐州凭借“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和“双十字”高铁网络,正以“交通心脏”之势驱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布局中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关键节点‌。

  一、高铁枢纽:贯通国家动脉的“黄金十字”‌

  徐州高铁枢纽已形成京沪高铁纵贯南北、连徐—徐兰高铁横穿东西的“双十字”格局,运营高铁里程达391.3公里,居江苏省首位‌。其中,徐州东站作为核心枢纽,拥有13座站台、28股铁道线,日均客流量超10万人次,辐射范围覆盖长三角、京津冀及中西部城市群‌。徐盐高铁的开通更将苏北县域纳入“1小时经济圈”,睢宁县凭借“双高铁+机场”配置成为全国首个实现高铁与航空无缝衔接的县级枢纽‌。

144.png

  二、综合交通网:公铁水空协同的“超级引擎”‌

  公路网络‌:京沪、连霍等6条高速公路交汇,总里程达464公里;518国道跨微山湖特大桥工程启动,将消除苏鲁省际通行瓶颈,助推淮海经济区一体化‌。

  航空运输‌: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15万人次,T2航站楼改扩建后国际货运能力提升,正加速建设淮海经济区航空物流中心‌。

  水运体系‌:京杭大运河徐州港年吞吐量超亿吨,通过“河江海”联运直达长江经济带,形成“北煤南运”重要通道‌。

  三、枢纽经济:从交通节点到产业高地‌

  徐州依托多式联运优势,打造“3+8+N”物流枢纽体系,2024年快递业务量突破8亿件,电商交易额达1200亿元‌。国际班列开行量年均增长20%,覆盖亚欧21个国家50余个城市,中欧班列进出口比例优化至1.2:1,成为“一带一路”陆桥通道的重要支点‌。

  四、区域协同:激活淮海经济区的“核心动能”‌

  通过城际公交、高铁专线等,徐州与周边城市实现2小时通达,带动工程机械、新能源等产业跨区域协作。连徐淮组合枢纽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程,推动资源要素在苏鲁豫皖四省高效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