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徐州市铜山区以“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强劲势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02.3亿元,同比增长8.1%,连续两年蝉联全市经济总量榜首,占徐州市经济比重提升至16.2%。在“十四五”收官之年,铜山区以产业转型、科技创新、重大项目为引擎,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逆势上扬:经济总量与增速双领跑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铜山区经济韧性凸显。2025年,全区GDP总量突破1600亿元大关,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核心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区委书记王强在年度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铜山以‘拼’的干劲和‘闯’的魄力,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正加速向‘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迈进。”
动能转换:新兴产业撑起增长脊梁
铜山区以“新质生产力”重塑产业格局,传统工业重镇焕发新活力:
传统产业“绿色转身”:钢铁、化工行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和低碳技术应用,单位产值能耗下降12%,徐工重型机械等龙头企业产值突破百亿。
“312+”产业集群扩容:绿色低碳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安全应急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超65%,新增新能源电池、智能装备制造两大百亿级赛道,其中智慧储能项目年产能达50GWh,居华东地区前列。
数字经济“弯道超车”:华为(铜山)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中国移动智算中心等重大项目落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3%,占GDP比重突破10%。
项目为王:百亿级投资注入强动能
2025年,铜山区以“招商突破年”为抓手,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7个,总投资超600亿元:
“链主”企业强磁效应: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投资120亿元建设华东生产基地,带动上下游20余家企业集聚;
外资项目突破:德国西门子智能检测设备研发中心、日本松下氢能材料项目落地,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5%;
科技创新“开花结果”:中科院微电子所徐州分所建成投用,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2亿元,同比增长40%。
未来蓝图:打造淮海经济区增长极
面向“十五五”,铜山区锚定“全省十强区”目标,实施三大攻坚行动:
创新生态攻坚:规划建设“徐州科学城”,设立2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引进国家级人才50名;
营商环境攻坚:推行“拿地即开工3.0”政策,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4小时;
民生提质攻坚:新增就业岗位2.3万个,新建中小学、医院15所,以“硬实力”托举“幸福感”。
“铜山将扛起‘挑大梁、担重任’的使命,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打造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铜山区区长张伟信心坚定。
本文由徐州新闻记者:张亮 于 2015-11-02 16:38: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xuzhou.me/wen/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