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正式确立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五大中心城市发展框架,标志着区域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作为苏北地区唯一入选城市,徐州凭借独特区位优势与产业升级动能,成为国家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关键支点。
战略升级:徐州定位淮海经济区核心引擎
根据规划,徐州被赋予“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职能,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绿色能源和数字经济等战略性产业。2024年,徐州GDP达9537.12亿元,距离“万亿俱乐部”仅一步之遥,预计2025年将成为江苏省第六座、苏北首座万亿级城市。其“343”创新产业集群规模突破7800亿元,工程机械、集成电路等产业增速超20%,工业开票销售收入突破8300亿元。
立体交通:构建“双循环”枢纽网络
徐州依托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形成“米”字形高铁网络,京沪与陇海铁路在此交汇,陆海联运中欧班列年开行量突破500列。观音国际机场年吞吐量超500万人次,水运码头货物周转量达亿吨级,立体化交通网络辐射1.2亿人口的淮海经济圈。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产业转型
云龙湖实验室等科创平台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15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8%。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每年输送4万名专业人才,“彭聚英才”工程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1.2万名,为产业升级注入智力支撑。
城市更新:历史文脉与民生改善并进
徐州通过“彭城七里”城市更新项目,融合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化设施建设。项目涵盖7平方公里老城核心区,改造45处文保单位,同步推进立体停车楼、智慧农贸市场等民生工程,提升城市宜居性。快哉亭公园、文庙街区等标志性景观焕新,展现“历史传承+生态宜居”的双重魅力。
政策红利:国家级战略叠加释放动能
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徐州获5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支持,重点培育“5+X”未来产业体系。省级层面在基建、人才等领域倾斜资源,助力其打造长三角北翼增长极。
结语
徐州跻身江苏五大中心城市,既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里程碑,也是苏北振兴的关键突破。随着产业升级、交通赋能与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这座“准万亿之城”正以“黑马”姿态重塑区域经济版图。
本文由徐州新闻记者:徐州新闻网 于 2025-04-27 10:31:4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xuzhou.me/wen/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