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徐州快讯> 正文

徐工:让“绿电”流遍全身,为传统制造业注入“绿色基因”

  

  在江苏徐州这片老工业基地上,徐工集团正以一场“绿色革命”重塑传统制造业的底色。从屋顶光伏的“蓝色海洋”到全产业链的低碳转型,这家工程机械巨头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血脉,成为行业绿色化的标杆样本。

  屋顶上的“绿电工厂”:每年省下3.5万吨煤

  走进徐工集团的生产厂房,深蓝色的光伏板覆盖了300多万平方米的屋顶,相当于420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这些“阳光捕手”每年可发电1亿多度,足够支撑1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徐工不仅盘活了闲置屋顶资源,还降低了30%的用能成本。与燃煤电厂相比,这套系统每年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种植了190万棵树。

  “链主”的绿色担当:拉着500家供应商一起转型

  作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徐工将环保标准写入供应商考核体系。从钢材采购到零部件生产,要求合作企业同步采用清洁能源和再生材料。例如,某家铸造供应商通过改造电炉设备,单件产品能耗降低15%,废砂回收率提升至90%。这种“以大带小”的模式,已推动产业链整体碳足迹下降12%。

  报废设备的新生命:二手机业务激活“循环经济”

  在徐工基础的再制造车间,一台使用十年的旋挖钻机经过200多项检测和翻新,性能恢复到新机的92%,价格却只有原价的40%。这项业务不仅延长了设备寿命,更让客户节省了60%的采购成本。2024年,该板块回收处理的废旧金属相当于再造3个埃菲尔铁塔。

  “青山绿”产品矩阵:新能源设备家族集体亮相

  2024年上海宝马展上,徐工展出的纯电动高压清洗车成为焦点。其搭载的磷酸铁锂电池可在2小时内充满,连续作业8小时,噪音比柴油机型降低40分贝——相当于从闹市街头瞬间切换至图书馆环境。全系列新能源产品已覆盖挖掘机、装载机等12个品类,年减排效果相当于关闭一座小型火电厂。

  技术创新的底层支撑:环保专利五年磨一剑

  徐工环境技术公司耗时近五年研发的“工程机械尾气净化系统”,通过纳米催化技术将有害气体转化率提升至99.5%。这项专利如同给每台设备安装了“肺部净化器”,仅单台装载机每年就可减少1.2吨氮氧化物排放。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30多个国家的矿山和港口。

  在这场绿色马拉松中,徐工正用硬核科技与全产业链协作,证明传统制造业与生态保护并非零和博弈。当“中国制造”的齿轮涂上环保润滑剂,其迸发的能量或许将重新定义全球工业文明的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