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徐州快讯> 正文

徐州,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徐州,这座坐落于江苏省北部的古城,既是南北交通的咽喉,也是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活力之城。 其地理位置东邻连云港,南接淮安,西靠宿迁,北与山东省接壤,处于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范围内,兼具战略区位与经济潜力。从高空俯瞰,徐州90%的土地被平原覆盖,如一张展开的绿色画卷,平均海拔仅30-50米,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形成天然的“水走廊”。沂河、沭河、京杭大运河与古黄河穿城而过,南北两缘点缀着骆马湖与微山湖,水系纵横间孕育了“百里煤海”的称号——煤炭探明储量达36亿吨,岩盐、石膏等资源亦丰沛如矿藏宝库。

  气候如调色盘,四季泼墨成景

  徐州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如同一块被自然之手精准分割的拼图:东部湿润,西部半湿润,全年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春季如孩童的脸,天气多变;夏季高温与雨水交织,催生田野间的稻浪翻滚;秋季天高云淡,宛若水墨丹青;冬季寒潮偶袭,却无严酷严寒。这样的气候为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提供了黄金生长条件,但也需警惕旱涝、冰雹等气象“不速之客”。

  从兵家必争之地到文化熔炉

  徐州古称彭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是诸侯争夺的焦点。历史的烽烟在此沉淀为深厚的文化层:汉墓石刻的雄浑、楚汉相争的传说、民间剪纸的灵巧,共同编织出独特的城市性格。这里的人们既有北方豪爽的基因,又浸润着江南的细腻,方言中夹杂着苏鲁豫皖四省的交融痕迹,一碗“饣它汤”的热气里升腾着千年未变的烟火气。

  经济列车:传统引擎与新能源双轨并行

  2024年,徐州交出了一份GDP同比增长6.4%的成绩单,犹如一列稳健前行的动车组。装备制造业以11.6%的增速领跑,服务业贡献了57.7%的经济增长动力,农林牧渔服务业更以19.4%的增幅“异军突起”。固定资产投资7.7%的增长中,制造业投资12.2%的亮眼表现,印证了“制造强市”战略的落地生根。

  传统能源产业并未褪色,徐钢集团100MW超高温亚临界煤气热电项目正如火如荼,而徐州高新区华辰新能源的数字化工厂,则将干式变压器的生产精度提升至毫米级,为新能源电站打造“智慧心脏”。更前瞻的布局在于《徐州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零碳技术、生物育种、虚拟现实等前沿领域,正在绘制下一张产业蓝图。

  未来已来:在传承与创新间寻找平衡点

  当古黄河的流水映照出光伏板的金属光泽,当汉代石刻纹样融入工业设计,徐州正在演绎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座城市既紧握“百里煤海”的资源禀赋,又敢于在虚拟现实的代码中重构未来;既守护着两汉文化的根脉,又用19.4%的农林服务业增速书写乡村振兴新篇。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这里每个季度6.4%的经济增长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工厂机床的轰鸣、电商物流车的轨迹、实验室里碳捕集技术的突破——这些跳动着的经济脉搏,正等待被记录成时代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