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徐州快讯> 正文

徐州实景三维地图全面投用 打造城市治理数字新底座‌

  2025年4月,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宣布,覆盖主城区的实景三维地图已通过省级验收并正式投用。这一数字基础设施通过融合遥感卫星、无人机航拍及地面激光扫描等技术,以厘米级精度“复刻”了包含大龙湖、拖龙山等标志性区域的56平方公里立体城区‌。市民可通过交互式平台“走进”政务服务中心、地铁站等场所,实时查看建筑内部结构与公共设施布局,为城市规划与应急管理提供了动态数据支撑‌。

  国土空间规划升级 中心城区扩容至660平方公里‌

12.png

  根据3月公布的《徐州市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调整管理办法》,中心城区范围已拓展至660.71平方公里,将贾汪城区、潘安新城等区域纳入市区范畴‌。新版地图同步呈现“一主五副、两轴四区”的城镇空间格局,并通过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等图层叠加,实现自然资源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精准平衡‌。

  专题地图集赋能决策 服务民生场景多元化‌

  在今年徐州市“两会”期间亮相的《楚韵汉风山水徐州地图集》,首次以“自然资源+发展规划”双维度展现城市本底。该图集不仅标注了17.42公里农村道路改造工程‌、大洞山彩虹步道‌等乡村振兴成果,还集成智慧社区网格数据,助力基层治理效率提升。网格员可通过平台快速定位孤寡老人住所,并结合三维户型图优化服务路径‌。

  技术驱动城市未来 数字底座激活经济潜能‌

  作为全国首批新型基础测绘试点城市,徐州通过实景三维地图构建了覆盖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平台,实现从土地审批到竣工验收的“一码多态”动态跟踪‌。这一创新模式已吸引30余家智能制造企业入驻淮海国际陆港片区,为区域产业链协同提供了高精度空间数据服务‌。未来,该市计划将三维地图应用拓展至文化旅游领域,开发虚拟导览系统串联大龙湖风筝节‌、贾汪登山步道‌等特色场景,推动“数字孪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