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学期起,江苏省徐州市多所高中正式落实周末双休制度。这一变化源于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普通高中双休日制度的实施意见》,政策实施后,学生作息、家庭教育及社会生态均呈现新动向。
政策落地:从“单休”到“双休”的转变
徐州市某私立中学七年级学生家长反映,自2024年寒假后,学校通过微信群通知“双休”安排,随后全市初高中(除毕业班外)逐步推行该制度。政策明确要求学校不得在周末组织集体补课或变相占用休息时间,部分学校同步取消早晚自习,学生周五放学后即可自由安排周末活动。
学生与家庭的“松弛感”
双休制度显著改变了学生生活节奏。一名徐州高中生描述,周末可连续两天睡到8点半起床,还能与家人短途旅行或发展兴趣爱好。家长李女士表示,孩子周五晚自习后不再匆忙赶作业,而是轻松聊天、观看影视剧,“家庭互动时间明显增加”。
与此同时,校外培训机构却呈现另一番景象。徐州市民主南路与建国东路交叉口附近的课外机构周末人流量激增,周边停车场持续“爆满”,侧面反映部分家长将双休转化为“补习时间”。有学生透露,同学中有人选择校内教师“一对一”补课,费用高达每小时200元。
争议与隐忧:教育公平待破题
尽管政策初衷是减轻学生负担,但家长群体意见分化。部分家长担忧双休可能导致自律性差的学生沉迷电子产品,或加剧校外补习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徐州家长王先生坦言:“双休后孩子的时间管理成了新挑战,既怕‘放羊’,又怕落后于补课的同学。”
教育部门对此推出配套措施,如严查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补课、建立办学行为监督举报平台等。徐州市教育局强调,将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同时鼓励学校探索多元化课后服务模式。
教育转型的长远意义
教育专家指出,双休制度不仅是时间分配调整,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北京某高中试点“无作业周末”,引导学生参与博物馆研学、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数据显示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同步提升。徐州市部分学校亦尝试开设编程、非遗手作等周末工作坊,推动教育从“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养”。
结语
徐州高中双休制度的落地,标志着教育减负迈入实质性阶段。如何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与维持教育公平间找到平衡,仍需政府、学校、家庭及社会协同探索。这一改革既是挑战,亦是重塑教育生态的重要契机。
本文由徐州新闻记者:徐州小周 于 2025-04-14 11:09:52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xuzhou.me/wen/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