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C形”与战略定位
徐州铜山区以“C形”环抱徐州主城区,这一独特的地理格局使其成为徐州城市功能拓展的战略纵深区。依托紧邻主城的区位优势,铜山区既是徐州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近年来,当地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基础设施,将地理“C形”转化为区域协同发展的“黄金走廊”。
二、经济“C位”的硬核支撑
产业强群壮链:铜山区聚焦“312”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色低碳能源、安全应急、新一代电子信息三大支柱,工程机械与汽车制造、生物医药两大特色,新材料等新兴领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并举。2024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开票收入均突破千亿元,GDP达1485.7亿元,总量稳居徐州市第一。
重大项目引领: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例如,卓曜高效光伏电池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6个月,年产值预计超80亿元;徐工新能源重卡交付量连续增长,成为全国新能源装备制造标杆。
营商环境创新:推行“签约即进场、拿地即开工”模式,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连续4年获评徐州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三、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
科技赋能产业:依托徐州高新区、中国矿大等12所高校资源,铜山区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生态。例如,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实验室落地转化蓝宝石光纤项目,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绿色低碳转型:布局抽水蓄能电站、光伏电池等绿色能源项目,推动钢铁、冶金产业节能改造。徐钢集团通过技改实现烧结系统减排30%,云意电气新能源基地投产在即,加速低碳产业链延伸。
四、文旅融合与城乡品质提升
全域旅游格局:打造“两园+三片+N农场”文旅体系,徐州方特乐园、园博园等重大项目带动效应显著。2024年,方特乐园接待游客超31万人次,直接收入突破5000万元。
和美乡村建设:以吕梁片区、汉王片区为核心,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推动“村民致富、集体增收”。伊庄镇白塔村等示范项目成为乡村振兴样板。
五、未来展望:冲刺“江苏强区”
铜山区锚定“江苏强区”目标,计划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扩大开放合作、深化城乡融合。2025年,全区将实施“四个关键”行动(产业发展、项目攻坚、企业培育、创新引领),力争在苏北率先建成现代化强区,为徐州“万亿城”目标贡献核心力量。
从地理“C形”到经济“C位”,铜山区以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绿色转型为路径,正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成为苏北振兴的“领跑者”。
本文由徐州新闻记者:徐州小周 于 2016-09-13 09:57: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xuzhou.me/wen/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