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城信息> 正文

徐州:彩礼新风吹拂彭城 婚俗改革破旧立新‌

  2025年4月10日‌

  “高”与“低”并存:彩礼现状的城乡图景‌

  徐州市区近年来呈现出彩礼“隐形化”趋势,部分家庭选择象征性彩礼或直接取消,更注重婚房、车辆等物质保障,传统彩礼金额多维持在10万元左右‌。而贾汪、铜山等区县仍保留传统习俗,彩礼金额约6万元,被视为“温和地带”;相比之下,睢宁、新沂等地彩礼普遍达15万元以上,叠加接亲仪式等额外支出,部分家庭负担沉重‌。

57.png

  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婚俗改革破冰前行‌

  2024年起,徐州市启动“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文明实践主题活动,通过创新宣传形式推动观念转变。例如,徐州街头出现“婚庆巴士”,以公交车替代传统婚车,既环保又彰显个性,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婚俗新风‌。

  基层治理同步发力。贾汪区岐山村通过村规民约限制婚宴开支(喜事每桌不超800元),党员干部带头推广“零彩礼”“简婚礼”,并以快板、文明积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新理念‌。鼓楼区牌楼街道则通过签订倡议书、社区宣讲等活动,引导居民拒绝攀比,树立正确婚恋观‌。

  争议与反思:高额彩礼背后的社会博弈‌

  尽管改革成效初显,矛盾仍存。2024年9月,徐州某公婆因儿媳出轨当街追讨30万元彩礼,引发对婚姻诚信与彩礼返还的激烈讨论‌。同年12月,一名22岁女大学生接受35岁包工头50万元彩礼求婚,事件折射出经济压力与传统婚恋观的冲突‌。

  专家呼吁:让彩礼回归“礼”的本质‌

  全国人大代表杨永指出,治理高额彩礼需构建“政府引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既要坚决抵制陋习,也要尊重地区实际,避免“一刀切”‌。徐州市文明办表示,未来将深化移风易俗实践,通过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配套服务,助力彩礼争议理性化解‌。

  结语‌

  从“高价比拼”到“简约新风”,徐州正以多元探索重塑婚俗文化。这场改革不仅是金钱观的较量,更是文明乡风与个体幸福的双向奔赴。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物质与情感,仍需社会各界共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