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徐州彭祖园东侧,李煜纪念馆新展出的青铜酒器在射灯下泛着幽光。这座以“千古词帝”命名的文化场馆,近期因发现北宋《南唐遗事》残卷而吸引众多学者驻足。残卷中“生于彭城”的明确记载,为考证这位祖籍徐州的南唐后主提供了关键文献。据徐州市文旅局统计,今年以来该馆接待量同比增长48%,其中高校研学团队占比达历史新高。
馆内展陈的明代《天师世家》手稿摹本中,清晰记载着18种养生食谱,其中“春食荠夏服蒲”的时令养生法,经现代实验室检测证实所含抗氧化成分超普通蔬菜三倍。这些发现正激活传统智慧的生命力——徐州生物科技企业研发的“重光养生饮”系列产品,去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带动周边千余农户种植药膳原料。
在纪念馆数字体验厅,全息影像正重现公元974年的金陵宫阙。当虚拟的李煜挥毫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参观者可通过互动笔触续写词句。该项目技术负责人透露,系统收录了62首李煜词作的笔迹特征与格律规则。来自韩国的留学生朴慧珍体验后感叹:“跨越千年的汉字韵律,在科技中获得了新的呼吸。”
7月20日将启幕的“重光文化周”首次引入沉浸式戏剧《春花秋月》。制作团队根据《江南别录》记载,复原了南唐宫廷的簪花仕女服饰,并采用古乐谱残片复原了《霓裳羽衣曲》片段。总导演陈墨表示:“剧中‘仓皇辞庙’场景的道具城门,是按徐州汉代城墙遗址比例缩制,让历史产生地理联结。”
夜幕降临,云龙湖畔的汉文化街区亮起仿唐灯笼。经营古籍修复工作室的传承人周砚秋,正在修复清代《词苑丛谈》中收录的李煜词集刻本。“每道虫蛀的痕迹都是时光的诗行”,她轻拂书页的动作吸引着年轻游客拍照。随着徐汴高铁提速,周末已有开封、南京等地的文化旅行团提前半月订满。市文旅集团预测,李煜文化IP年内将带动产业链规模突破10亿元,古老词章正在楚汉故地谱写当代诗篇。
本文由徐州新闻记者:徐州新闻网 于 2025-06-29 12:40:46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xuzhou.me/wen/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