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2025年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演展示活动在云龙湖畔的徐州博物馆文化广场隆重开幕。此次活动以"非遗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包括徐州琴书、邳州剪纸、沛县鼋汁狗肉制作技艺等在内的87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通过动态展演、静态展览、互动体验三大板块,为市民呈现了一场沉浸式的传统文化盛宴。
上午九点,随着国家级非遗项目徐州梆子戏《杨家将》选段的铿锵锣鼓声,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主舞台区轮番上演柳琴戏、睢宁落子舞等传统表演艺术,82岁的徐州琴书传承人张金兰带着徒弟们表演了新编曲目《彭城新韵》,将高铁通车、运河复航等新时代元素融入传统唱腔,赢得阵阵掌声。在非遗工坊体验区,省级传承人李建军现场演示了流传600年的徐州泥塑"捏像"绝技,围观群众不仅能观看制作过程,还可付费定制个人肖像泥塑。贾汪区带来的传统风筝制作体验台前,二十多个孩子在非遗老师指导下完成了徐州特色的"沙燕"风筝骨架扎制。
市文旅局非遗处处长王颖介绍,今年活动首次采用"非遗+"模式,设置了非遗美食街、非遗文创市集等特色区域。在美食区,市民排队品尝被评为江苏省非遗项目的沛县鼋汁狗肉、新沂捆香蹄等地方特色小吃,相关摊位单日销售额突破5万元。文创区则集中展销了以剪纸图案设计的丝绸围巾、结合汉画像石元素的蓝牙音箱等200余款创新产品,年轻设计师王梓萱开发的"徐州方言"表情包系列文创首日即售罄。
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长三角非遗交流专区,邀请苏州评弹、徽州三雕等12个外省市项目参与。来自安徽的宣纸制作技艺传承人吴国华表示:"这种跨区域交流让我们看到传统技艺在当代的创新可能。"据统计,开幕当天吸引游客2.3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量达156万。市领导在致辞中强调,将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工作,今年计划新增3个非遗传承基地,让传统文化真正"活"在百姓生活中。
本文由徐州新闻记者:徐州新闻网 于 2025-06-23 10:04:23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xuzhou.me/wen/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