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徐州快讯> 正文

免费自行车助力绿色转型 贾汪区从 煤城 蜕变为生态典范

  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一场静悄悄的绿色革命正在改变着这座城市的面貌。2025年8月下旬,一份特殊的"绿色礼包"被送到居民手中——免费自行车。这不是简单的惠民举措,而是这座曾经以煤炭闻名的城市向绿色未来迈出的坚实一步。

1.png

  作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典范,贾汪区近年来坚定不移地践行"生态立区"战略。8月22日至28日,该区向居民免费发放多种型号、颜色的自行车,鼓励低碳出行。这一举措是贾汪区推动绿色交通的最新实践。早在2014年,贾汪区就启动了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与徐州市区实现一卡通借通还。2020年又投放了1000余辆"升级版"公共助力自行车,这些车辆通过踩踏启动电机,锂电池提供助力,深受市民欢迎。

  贾汪区的绿色出行发展得到了多方支持。今年5月31日至6月5日,吉途新能源在贾汪举办了以旧换新主题广场活动,吸引大批市民参与。徐州市商务局也公布了多批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线下参与门店名单,进一步推动绿色出行工具的普及。

  绿色出行只是贾汪区生态转型的一个缩影。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贾汪曾背负着13.32万亩采煤塌陷地的沉重"生态债"。2010年3月,贾汪区开创性地实践"五位一体"综合整治模式,这一创新被自然资源部列入全国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多年来,贾汪区实施80余个塌陷地治理工程,整治利用采煤塌陷地4.9万亩,修复山体1700亩,植树造林3.7万亩。2024年又投入千万元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林木覆盖率达31.58%,位居全省前列。

  2020年3月启动的京杭大运河文化带贾汪段绿化美化工程,计划在大运河两侧各100米范围内构建林水相融的生态景观体系。36公里的运河段通过种植经济树种,既美化了环境,又为经济发展增添了绿色动力。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副院长表示,通过"地貌重塑"和"水系修复",贾汪区显著提升了土地价值和生物多样性。

  生态转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2024年,贾汪区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0亿元。近日,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联合发布的2024年度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结果显示,贾汪区在67个参评城市中荣获第一名,这是该区自2017年以来第七次获评"优秀"。

  绿色理念已深入贾汪的方方面面。截至2025年,全区建成504个规范垃圾分类收集点,投放101台智能回收机,构建起"线上+线下"资源回收闭环体系。今年7月启用的可回收物分拣中心配备自动化设备,日处理能力达50吨。贾汪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人员表示,2025年将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谋划全区35个废弃宕口修复立项,推动"国家山水"工程建设。

  如今的贾汪,市民骑着免费自行车穿梭于由采煤塌陷区改造而成的湿地公园之间,这座城市正驶上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奔向"贾汪真旺"的新时代。从"黑色伤疤"到"绿色引擎",贾汪区的转型之路为资源枯竭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