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的张女士最近发现,接送孩子放学变得轻松多了。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周边停车位,她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绕好几圈找车位。这得益于当地智慧停车系统的全面升级,全县12.72万个停车泊位信息已纳入统一管理平台,实现"导航—停车—缴费"全流程数字化服务。
在邳州市,停车体验同样获得显著改善。市城管局不仅升级改造了6371个停车泊位,还将12014个泊位纳入智慧系统。创新的"先离场,后付费"服务覆盖全市80%以上停车区域,车辆出场时间从平均20秒缩短至2秒,泊位周转率更是从每天2次提升至7次。
数字化服务正在徐州各县域多点开花。睢宁县姚集镇二宝村的村民们对天空中盘旋的无人机早已习以为常。这些"会飞的喇叭"用当地方言播报反诈知识,让忙于农活的村民不用停下手中活计就能接收安全提示。县公安局通过警用无人机构建"人防+机防"立体防控体系,在寻找迷路群众、抓获嫌疑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城市治理模式也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转型升级。沛县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现在可以通过远程喊话系统直接劝导占道经营行为。当地整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起覆盖城市运行、管理与服务的综合平台,实现"天上看、地上巡、网上管"的智慧治理新格局。
睢宁县的路灯杆上装上了智能喷雾系统,将市政供水过滤后高压雾化,实现降尘、降温、绿化灌溉"三合一"。晨练的市民王先生感叹:"三伏天路过这儿,不仅没扬尘,还能感受到丝丝凉意。"这些智慧路灯还能精准灌溉绿化带,抑制春季柳絮飞扬,相比传统洒水车更高效节能。
邳州市上线的"城管e通"智慧平台让市民生活更加便利。通过手机就能查询公厕位置、停车场位等信息,办理招牌备案等业务也实现了"零跑腿"。商户只需线上提交资料,就能完成相关登记,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数字化不仅改变了城市治理方式,更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沛县杨屯镇的徐州华晟纺织有限公司第七车间里,工人轻点屏幕就能调控整条生产线。企业每年投入约1000万元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日产量达20吨纱线,效率与质量显著提升。
邳州经开区的江苏源康电子有限公司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生产线数据,结合AI算法优化工艺参数,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8%。公司负责人表示:"过去靠老师傅经验,现在靠数据说话。"
在邳州市戴庄镇北杨庄村,数字化还唤醒了沉睡的土地资源。村里盘活15.8亩闲置厂房,引入电商企业打造集直播带货、仓储物流、运营办公于一体的现代化基地。这种"村企联建"模式既盘活了集体资产,又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曾经的闲置厂房如今成了带动发展的"致富基地"。
从便民服务到城市治理,从产业升级到资源盘活,数字化正在多维度重塑徐州县域的城市肌理。这场以科技为引擎的城市更新,不仅让城市更聪明、更温暖,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本文由徐州新闻记者:徐州新闻网 于 2025-08-27 08:46:12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xuzhou.me/wen/511.html